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智造”江湖,武汉是个什么“谷”?

韓雲 发表于 2023-6-27 13: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4 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陶韬
国际上,“硅谷”是高科技产业区的代名词;在中国中部,武汉也正孵化自己的“科技谷”。
近日,潮新闻记者跟随“奋进中国 大江澎湃”全网主题宣传活动采访组先后探访武汉“车谷”“光谷”,探寻二者怎样并肩成为武汉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引擎”。
“二次创业”:车谷打造“无人驾驶之城”
“围挡里面是正在建设的是萝卜快跑的训练场。”“马路上行驶的是轻舟无人驾驶小巴。”前往车谷的路上,工作人员向潮新闻记者介绍。
图源:武汉经开区宣传部
车谷是什么?30多年前,承载着武汉“汽车梦”的武汉经开区诞生。目前,这里集聚了10余家整车厂,500余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年产整车近百万辆,工业产值超3200亿元。2022年,武汉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230%,位列全国汽车强区第一方阵。
如今的武汉市经开区,作为中部汽车产业创新最活跃的区域之一,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摆设创新链,深耕车联网及数字化运营领域。这里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车谷”。
“Eletre”是路特斯首款生活用车,全球首款纯电超跑SUV。记者 陶韬/摄
而向“无人驾驶之城”大步迈进,是“车谷”的二次创业。
“轻舟无人驾驶小巴驾驶席上的工作人员其实不叫驾驶员,叫‘安全员’,全程我是不碰方向盘的。”试乘时,一位安全员告诉潮新闻记者,自己只需要在平板电脑上输入目的地,点击启动,无人驾驶巴士就会载着乘客抵达目的地。行驶过程中,车辆会根据导航自动调整方向,在遇到红灯或前方有障碍物时都会自动停止驾驶。像这样高科技的无人驾驶车辆,在车谷随处可见。
轻舟智航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选择让轻舟无人驾驶小巴在中国车谷投用,看重的是武汉经开区丰富的无人驾驶场景和资源优势。当前,轻舟小巴主要服务武汉轨道交通16号线小军山地铁站到春笋智慧青年城站、春笋智慧生态城到“池中间”之间的短途通勤接驳。自2022年7月份投入运营后,已为沿线15个小区约5万居民提供智能接驳出行服务。
截至2022年12月,武汉示范区分16批次向包括东风、百度、小米等18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发放了256张自动驾驶测试及应用牌照,累计测试总里程突破270万公里。2022年,在武汉示范区进行常态化自动驾驶测试及商业化运营的车辆达130台,包含百度萝卜运力、东风悦享、轻舟智航等7家企业。
“聪明的车”背后,是“智慧的路”。目前,武汉经开区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场景最多、首个全5G通信接入的开放道路自动驾驶示范区,已开放测试道路里程超669公里,成为全国第4个、中部首个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的区域。
图源:武汉经开区宣传部
据工作人员介绍,为建设“智慧的路”,武汉经开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车城网平台——武汉车城网。目前已建成106公里智能化道路,形成1800多个由智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气象和道路环境检测器等组成的感知网络,覆盖全区160平方公里范围的高精度城市信息模型。
武汉经开区“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到,到2025年,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值规模力争达到3000亿元,培育2-3家智联网联汽车领军企业,5家以上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建成5G车联网示范区和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区。
今年1月10日,商务部发布《武汉城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综合方案》,明确武汉以“车谷”为承载,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创新中心。这是继工信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武汉)示范区”、住建部“智能网联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试点、交通运输部“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之后,车谷承担的第四项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战略使命。
去年年底,以车谷为龙头的“武襄十随”汽车产业集群,获评工信部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集群、长春市汽车集群并列,被寄望代表中国参与全球竞争合作。
如此种种,透露着这里的野心和潜力:未来,武汉经开区不仅要做“中国车谷”,更要争做“世界车谷”。
“追光筹划”:光谷“追光者”有哪些筹划?
在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华工激光”)展厅里有个“网红打卡点”:用激光刻印的一层楼高度的镂空黄鹤楼图像。而它的制作时间仅需10分钟。
华工激光展示用激光刻印的一层楼高度的镂空黄鹤楼图像。记者 陶韬/摄
参观者体验激光刻录的过程。记者 陶韬/摄
“激光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华工激光工作人员邀请参观者体验激光刻录的过程:在屏幕上手写签名,几十秒后,印有签名的定制版铜片书签就从仪器里完工了。据介绍,市面上各种饮品瓶盖中的二维码就是激光的应用之一,可以实现一分钟打4800多个,速度非常快,而且还能避免传统油墨对人体的伤害;一部智能手机70%的零部件都要用到激光加工;最快42.5秒可完成一台新能源汽车车身激光焊接。此外,目前3C消费电子行业70%以上制成工艺由激光技术实现,
激光在3C领域的应用。记者 陶韬/摄
华工激光是华工科技旗下的核心子公司,是我国激光工业化应用的开创者、引领者,曾参与制定激光行业首个国家标准,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基地。华工激光所在的武汉东南部的东湖高新区,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中国(武汉)光谷。光谷以“光”为名,也以“光”闻名。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电传输系统,成为唯一以“光”命名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光谷”同时也是我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聚集了42所高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位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便是其中的代表。
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李亮。记者 陶韬/摄
“一流的脉冲强磁场设施买不来,也讨不来。”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主任李亮指着面前一期建设的模型称,作为从事强磁场科学、技术及应用研究的国家级大科学平台,中心承担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任务,从无到有、从跟跑到超越,只用了短短十余年。
李亮向潮新闻记者介绍,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可以为全球科学家,尤其是国内科学家做基础研究提供“极端条件的实验平台”,它能够产生极强的磁场,极低的温度,极高的压力。而在这样一种极端条件下,材料可以反映出一些常态下观测不到的物理效应,这有助于科研人员实现新的突破。
这样的实验平台,曾经对国内科学家来说太过“奢侈”。“以前,在欧美的强磁场实验室里,甚至我们整个国家一年都做不上一次实验。”李亮说。
据了解,自2013年10月建设完成,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已累计运行77495小时,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等123个国内外科研单位提供科学研究服务1728项,在Nature、Science、PRL等期刊发表论文1476篇,同期成果产出优于美、德同类设施,在物理、化学、材料等多个学科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实现我国强磁场实验条件从“受制于人”到“授之予人”的跨越。
如今的“光谷”,以光为引、追光而行,已成为武汉科技创新发展以及制造业升级的闪亮名片,同时它也是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承载地。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Sitemap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4-11-25 20:28 , Processed in 1.409023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