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信息大增!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十四五发展曝光

闺秀 发表于 2022-1-7 10:33:4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23 0

中国光谷——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取得的成绩
1、高质量发展迈上更高台阶。
2020 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超 2000亿元、同比增长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年度综合排名位居 169 个国家级高新区第五位
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达8.7%(不含高校、科研院所及军工单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达55%,PCT 国际专 利申请受理量近五年累计 4663 件,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居国家高新区第一位,初步建成国家存储器产业基地。
2、改革开放实现更大突破。
率先推进 政务服务“ 四办” 改革,“股权转让登记远程确认服务” 等 6 项创新 举措在全国复制推广,“ 资本项目收入支付便利化” 等 51 项改革成 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
日均新注册企业数超 100 家,企业数量突破 10 万家,市场主体超过 14 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3100 家,瞪羚企业 460 家,集聚了 80 余家知名企业第二 总部 。 进出 口、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全市第 一
3、民生福祉得到更好保障。
医院、学校等民生短板加快补 齐,建成华师一附中光谷分校等49 所中小学校;
建成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等一批高水平医院,还建搬迁左岭、花山、佛祖岭等多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现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15 家,其中三甲医 院 3 家;
建成光谷国际网球中心、湖北省科技馆等一批大型文体设施,启动光谷文化艺术中心规划,文化产业增加值比重达12%。



十四五发展目标
​1、定位
全球重大创新策源地、国家高精尖产业汇聚地、中部全面开放先导区、省市创新发展“领舞者”。
2、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创新发展能力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东湖科学城建设初显成效,区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12%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翻一番,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 10000 家。经济产业综合实力领跑全省全市。 全区经济总量突破 5000 亿元,打造 1—2 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 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性新兴产业集群。


二〇三五年远景发展目标
​东湖科学城建成一批具有全球重 要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
全面开放型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的大幅跃升, 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公共服务和基本生活保障能力全国领先,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美丽光谷”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能源、水等资源利用效率国际领先, 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幅优化。



十四五主要任务
1、加快推进光谷实验室、珞珈实验室、江城实验室、九峰山实验室、东湖实验室等 5 大湖北实验 室建设。
加快推进火眼实验室建设,争取纳入湖北实验室序列。
支持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创新发展。
支持中科院东湖科学中心、武汉国家人类遗传 资源样本库建设。
支持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联合国内外院所机构共建国际前沿科学研究平台、实验室。

编辑搜图
2、鼓励校企合作,定制输出“ 产业型” 学术专家和大学毕业生,推动 人才培养与产业创新有效对接。

编辑搜图


3、谋划设立光谷科技银行、东湖保险公司等科技金融机构,积极承接国家科技金融创新试点。

编辑搜图
4、开展质量提升行 动和“光谷造”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 牌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壮大产业链主导企业。
5、,加速“ 上云用数赋智” ,加大企业 技术改造和装备更新力度,以产业链数字化促进产业链现代化。
6、稳步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下 一代信息网络三大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打造全球顶 尖光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7、以华为海思、联发科 技、新思科技等知名企业为引领,厚植芯片设计等领域发展优势。
8、依托武汉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等 — 19 —打造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面板产业基地,加快推进下一代中小尺 寸面板技术路线研发与产业化,重点攻关 Mini LED、Micro LED、 QLED 等新型显示技术。

编辑搜图
9、推动生物育种、动物生物制品等主 导产业做大做强,同步开发基因编辑技术、农业生物制造、农业人 工智能、3D 打印农食品以及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基础的智慧农 业等新业态。
10、加快基因组、蛋白组、代谢组 等生命组学技术突破,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和应用。 加快推进新基建与医疗技术融合,大力发展健康医疗大数据。

编辑搜图
11、瞄准未来前沿领域,大力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新型空天技 术、脑科学及生物组学等未来产业,率先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积极推进 6G 技术攻关与标准制定。
12、培育一批大数据骨干企业,发展海量数据存储、 数据挖掘、数据交易与云计算服务。开展 5G+、AI+、无人驾驶、数字工 厂、远程医疗、新零售等新应用场景试验示范。探索基于新技术的无人工 厂、无人零售等“无人经济”新模式。

编辑搜图
13、全面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转型

编辑搜图
14、培育壮大电商、微商、直播、社交 短视频、知识传播分享等平台企业,加快发展网红经济、小店经济, 鼓励“云逛街” “云看秀” “ 云购物” “ 云体验” 等新模式发展壮大, 促进场景式、体验式、互动性新消费健康发展。 加大智慧商圈建设 力度,促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

编辑搜图
15、积极对接国际标准、国际规则,探索构建 与国际接轨、兼具东湖特色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探索强化外商投 资实际控制人管理,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和外商投资信息 公示平台。
推行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 重点引进世界 500 强企业和跨国公司。 鼓励外资加大高端制造、 智能生产、新型基础设施、现代服务等领域投资力度。
推动金融业扩大对外开放,鼓励符 合条件的外资在自贸区内设立功能型、总部型金融机构。 推广运 用跨境金融区块链平台,推动区块链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简化 跨境贸易、结算流程,优化整合本外币账户。 研究设立跨境双向股 权投资基金,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试点及合格境内有 限合伙人(QDLP) 、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试点。
加快中国( 武汉) 跨境电商综合试 验区建设,推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试点,建设内陆腹地国际仓储物 流中心、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服务中心、中部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基 地、特色产业与跨境电子商务融合示范基地以及全国跨境电子商 务人才总部基地。
16、加快大型商贸设施、商业网点布 局建设,积极拓展艺术商圈、夜间经济、街巷经济等消费空间,加快 — 30 —完善社区商业网点布局,打造若干高端商业聚集区,形成以鲁巷、 中心城为核心的多层级、全覆盖的商业布局。 推动光谷国际生态 旅游示范区建设,打造休闲旅游集聚区,为武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17、加快东湖科学城建设,以光谷科学岛、九 峰山科技园、生命健康阁等为内核,涵盖光谷科技创新资源密集 区,辐射“武鄂黄黄咸”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相关区域,支撑创建 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18、高标准推进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建设,建成具备城市会客功 能、生态示范效应、自然智慧特色的绿色发展轴、文旅休闲轴和形 象展示轴。
19、​加快推动“ 一主、两副、四组团” 三大板块 同步发力、块状集群、联动发展,实现交通快捷连接、产业高效互 补、服务共建共享。
“主中心板块”方面,着力提升光谷中心城功能 品质,打造支撑能力突出、城市品质高端、具备国际化生活环境的 光谷标志性区块。
“两副板块” 方面,东部以未来城为中心,打造 科创平台集聚、龙头企业集中的科创引领区块;西部以星河广场为中心,打造集中度高、带动力强、示范性突出的韧性城市亮点区块。
“四组团板块” 方面,聚焦花山、流芳、龙泉和滨湖,因地制宜发展 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文旅休闲、研发设计、会展服务、人力资源、 教育培训等特色产业,打造山水相依、人文相融、智慧宜居的绿色 发展南北样板区块。
20、统筹推进光谷大数据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建。
八大园区: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园、 光谷中心城、智能制造产业园、中华科技产业园。实施千万级社会治理神经元智能感知节点部署工程。
21、加快花山港 5G 港口建设步伐。 加快布设新 能源终端和智能电网设施,持续优化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布局。
22、全面加强现代路网设施建设。

编辑搜图
23、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加强 500 千伏 电源支撑,配套完善 220 千伏、110 千伏变电站布点及输电通道。 完成兰郑长输油管线、环城高压天然气管线、仪长管线等输油和输 气管线迁移。 加强氢能试点示范和终端应用。 有序推动停车场设 施建设。
24、全面提升环境综合治理水平。

编辑搜图
25、建设绿色低碳生产生活体系。

编辑搜图
26、打造公平普惠高效优质教育体系。 实施优质普惠学前教育 资源扩容工程,加速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移交及使用。 完善学前 教育管理体制,推进公、民办学前教育机构合作办园,推进社区早 期教养指导服务中心建设。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化基 础教育结构和资源布局,加快规划学校落地建设,扩大基础教育供 给,完善办学条件。 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加强 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推进合作办学,提升基础教育竞争优势。 推动教育方式变革,鼓励发展在线教育。
27、稳步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进光谷疾控中心及 P2 实验室建设。 完善中医院、血液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职业病防治 中心等专科医疗卫生机构布局。 支持发展医养融合机构、婴幼儿 照护服务机构。 促进公共卫生数字化发展,实施公共卫生智能防 疫能力建设重点工程,建立“互联网+公共卫生”应急工作新模式。

编辑搜图
28、推动文化体育服务水平同步提高。

编辑搜图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Sitemap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4-11-25 19:23 , Processed in 0.595939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