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共生共兴

陈贤 发表于 2022-6-1 04: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9 0
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共生共兴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
光明日报记者 张锐 夏静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潇潇
“本年是华中大建校70周年。70年来,我们培养了70余万学子。他们中约50%留在了湖北,其中的60%是在武汉。而留汉的毕业生中,又有50%在光谷就业创业。”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尤政说,名城孕育名校,名校成就名城。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建设,共生、共兴、共强、共发展。
当前,以东湖科学城为焦点地区的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如火如荼、蹄疾步稳。一座“科学+科学家+创新生态”的科学城正振翅待飞。而负担着重大科技底子设施、湖北实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的华中大,正是东湖科学城建设的中坚力气之一。
尤政表示,世界一流大学是创新的发源地,也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紧张基地,一流的科学城是创新生态的构建地。一流大学与一流科学城,肩负着国家的任务和期间的责任。
比年来,世界一流科学城建设正成为新一轮城市发展竞争的紧张赛道。天下有十多个科学城正在规划建设。东湖科学城应该建成什么样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一流科学城的建设与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尤政认为,服务国家、面向世界、创新基因、以人为本,是东湖科学城应该具备的关键因素。具体说来就是:任务引领,以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面向世界,展现光谷视野胸襟;尊崇科学,打造独特光谷创新文化;以人为本,聚力建设世界向往之城。
汗青上,一所闻名的大学,可以作育一座城市,带动一个产业发展。
孕育创新思想、提供学科支持、引育创新人才、支持创新产业、打造战略科技力气……在尤政看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将为一流科学城建设提供多方面支持。
“‘顶天立地,追求杰出’,是我们办学的不懈追求。”尤政说,“顶天”就是要孜孜不倦地潜心原始创新,多出“从0到1”成果;“立地”就是要办理“卡脖子”题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数十年来,华中大始终秉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理念,奋力写好“两篇文章”,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把论文写在高程度杂志上,更服务国家需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华中大传授黄德修率先提出“中国光谷”概念,逐步孵化推动“中国光谷”走向世界。
“研究平台是科研的底子条件,特别是工科,没有平台是一定培养不出好门生的,是一定出不了大成果的。”尤政说,华中大高程度建设光电学科群,奋力建成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科技平台和重大底子设施群,孵化了华工科技等为代表的创新企业群,培养了数以万计的留鄂留汉光电领域创新人才,为武汉万亿级光电产业集群的发展建设,为“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提供了强盛的科技支持。
唯有创新驱动的产业,才有世界的竞争力。
尤政认为,着眼于科技发展趋势,立足于华中大与光谷优势,东湖科学城应在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的底子技术,以及生物医药,特别是高端医疗装备等方面不断发力。可以预见,将来依托微系统技术研发的穿戴式、植入式医疗设备,必将更好守护公众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为推进东湖科学城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与改革,尤政建议,宏观层面,要大胆探索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中观层面,要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连接起来,探索全面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的有效机制;微观层面,优化目标导向、评价方式、服务工作、科技管理,大胆探索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的有效办法。
回首往昔,华中大与光谷在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方面,已经并正在书写着彼此成就、携手共进的华章。
猜测将来,尤政表示,在支持服务新一轮东湖科学城的建设发展中,华中大将聚焦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以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为焦点,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体系,汇聚培养世界一流科技人才,贡献世界一流科技成果。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1日08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Sitemap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4-11-26 11:38 , Processed in 0.878605 second(s), 36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