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400 900 8000

如果经开和光谷之间有直通的地铁,南三环还会堵吗?

爱家爱自己 发表于 2024-6-27 18: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8 0
前段时间写了篇武汉地铁发展变缓的文章,不少网友对此纷纷发表了看法。其中有网友说武汉三镇基本覆盖地铁饱和了再修成本大不赚钱,效果有网友回复说三环那么堵没有饱和,还说如果光谷和经开之间有直通的地铁,三环就不会那么堵。


可能是涉及地铁和三环的话题大家都比较感兴趣,于是网友纷纷在该条留言下讨论起了三环拥堵的原因,以及地铁是否真的能缓解三环的拥堵情况。(ps:这里的三环特指南三环)

有人觉得三环堵是由于车多,江北的人到江南交通部不便,没有直达的地铁,如果有了地铁,大家会减少开车,车少了自然就不堵了。但是有网友不认同,认为纵然修地铁了,要开车的人照旧会开车,不会坐地铁;更有人指出,三环堵的主要原因是龟速车太多了,修了地铁也没多少人坐,照旧会堵。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如果经开和光谷之后有了直通地铁,那么南三环是否还会继续拥堵?
地铁能给路面交通减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地铁作为公共交通,在一定程度上能优化人民的出行方式,缓解路面交通压力。特别是一些出行不便只能依靠开车的地方,在地铁到来后,开车变成了非必要选择,如果选择地铁的人数较多,减少开车出行,确实能缓解路面的交通压力。
而光谷和经开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不便,不仅没有直达的地铁,也没有非常快速的直达公交。纵然现在经开和白沙洲那边有到达光谷的快速公交,但是车程耗时比较长,导致很多去光谷上班的人没办法只能选择开车走三环上班。

而不仅经开汉阳地区的人开车走三环到光谷上班,白沙洲、南湖、庙山等地很多人也到光谷上班,也同样存在交通不便的情况,而南湖大道拓宽工程一直未推进、杨四港快速通道也未完全与南湖大道打通,四环线又收费,这使得各个方向去光谷上班的车都汇集到了南三环,进一步加剧了南三环的拥堵。
如果经开与光谷之间有了直达地铁,那么汉阳、经开、白沙洲、南湖等地的人肯定有一部分人会放弃开车选择坐地铁,毕竟不用早起,不担心堵车迟早,运气好还能有座位,通勤时间也比坐公交车或者转多趟地铁短。

而一旦选择坐地铁的人多了,那么涌向南三环的私家车肯定会减少,一定程度上能减少南三环的压力,就能间接缓解南三环的拥堵情况。
那么是不是只要经开和光谷之间开通直通地铁了,南三环就不拥堵了呢?当然不是!由于地铁并不能完全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治标不治本。
缓解路面交通还需治本

一直以来很多人认为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就是车多了,只要减少车辆,那么道路就不会拥堵!而地铁开通能减少上班族对私家车出行的选择,于是就简单的把地铁和疏通交通挂钩,认为只要开通地铁了,就能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
但是车多只是道路拥堵的一个原因!此外,道路的宽度、出口入口的设计,以及司机的行驶规范问题都是决定道路是否拥堵的重要因素。因此纵然有了地铁,纵然减少了路面的车辆,但是这些问题不解决,拥堵的问题照旧会出现。

比如光谷东的高新大道沿线就有地铁11号线,地铁大部分站点都在高新大道上,且高新大道上的车比南三环和雄楚大道少很多,但是早晚高峰的时候,仍旧会出现拥堵的情况。除了红绿灯多以外,主干道与辅道出口设计问题,司机开车规范问题等,都是影响其拥堵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三环线,固然三环线没有红绿灯,但三环规划比较早,道路不是很宽,出入口不是很多,且南三环与很多道路互通,导致出入口处的车速提不上,车流过慢,容易形成拥堵。

然后就是三环上部分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行为,比如随意变道、强行插车、三车道挤成四车道、龟速行驶、超车不打转向灯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车速,导致原本就拥堵的路面,变得更堵。
因此,仅仅只是修一到两条直达的地铁,而不决策上述其他问题,压根不能真正的解决三环的拥堵问题。
/////////////////////

综上,地铁可以减轻路面交通的压力,但不能彻底缓解交通拥堵的情况。
想要交通变得更畅通,除了开通地铁、托管道路、优化路网外,也需要我们规范约束自己的驾驶行为,文明出行,让出行变得更畅通。
<hr>编辑:筱莜
图片:网络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关于我们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Powered by Discuz! X3.5|Sitemap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举报邮箱:adminx@adminx.com 未成年人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00000000

GMT+8, 2024-11-23 19:08 , Processed in 0.693748 second(s), 38 que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