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9月23日讯9月22日,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在东湖科学城正式入驻运营。入驻现场,长江量子(武汉)科技有限公司、中科酷原(武汉)有限公司、湖南珞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表示了入驻意向,武汉正在加速迈向量子科学、量子产业双高地。 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由东湖高新区作为举办单位,依托武汉大学、中科院细密测量院、华中科技大学共同组建。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微电子学院院长,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院长徐红星介绍,该院目标用3—5年时间,建成量子国家实行室武汉分部,目前,正在验证一些典型的终端应用,比如量子保密通讯的北斗车载导航。今年年内,或将有具体的应用产品逐步产业化。 未来的量子科技应用示范城市,量子科技存在于生活方方面面。 记者李佳 摄 徐红星介绍,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主要在量子感知、量子计算、量子芯片、量子材料、量子通讯等五个方面开展研究和攻关,而且推动产业化,量子感知领域要服务于空间技能、极端天气预测、碳中和管理等国家重大需求;量子计算要实现原子量子计算机国内外双一流的研发、应用开发和产业转化推广;量子芯片领域将重点开展片上集成的芯片研发、用于北斗导航的量子芯片研发等;量子材料领域将积极开展超导自旋量子电路材料等一批新型量子材料;量子保密通讯领域要加快量子城域网更广范围的建设和毗连,接入更多领域和企业等。 据了解,量子科技位列武汉“965”产业集群5个未来产业之一。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副院长、中科院细密测量科学与技能创新研究院首席科学家詹明生研究员介绍,经典计算机的单元是比特(bit),量子计算的基础是量子比特(qubit)。计算机世界只有0和1,非此即彼。但对于量子计算机来说,量子比特这种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可以同时是0和1。“叠加性让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具备‘1’和‘0’两种状态,创造出‘超级叠加’的量子并行计算,计算能力随比特数增长呈指数级增长”。 在位于武汉量子技能研究院展示区,记者看到一台比普通台式机大一圈的量子计算机,这是国内首台100+比特的原子量子计算原型机,名叫“汉原1号”。“汉原1号”团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细密测量科学与技能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许鹏介绍,传统计算机数万年才气处理的复杂问题,量子计算机几秒钟就能解决。拥有300个量子比特,就能支持比宇宙中所有粒子数量更多的并行计算。目前,“祖冲之号”操纵的超导量子比特达到62个,IBM最新研制成功的一台量子计算机“鹰”能运行127个量子比特,而代表我国原子量子计算机新高度的“汉原1号”有望在年内发布。 (长江日报记者李佳 通讯员陈雪芳 朱婧) 【编辑:赵可】 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