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敢字当头一拼到底,综合考核全市第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lp9M5r2DoBFqj~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920212&x-signature=uieRCWyYACZ6fzjNYqU1Ejr78fY%3D“敢字当头、一拼到底!”新年伊始,江夏区在三级干部大会上喊出了这句响亮的口号。如今半年成绩单出炉,江夏重点经济指标和重要工作任务综合考核排名全市第一。正是发扬了这八个字的精神,全区上下不断对标先辈,加压奋进,以拼搏赶超之姿书写了上半场高质量发展亮眼成绩。只有“敢”,才能突破自身。在第一季度重点经济指标已排全市第三的基础上,还在不断超越,冲刺极限。
唯有“拼”,才能逆风翻盘。第一季度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排名虽然靠后,但依然坚定信心,补齐短板。
成绩单显示,江夏区重点经济指标考核排名全市第一,较一季度上升两个位次。重点工作任务考核排名全市第二、新城区第一,较一季度上升10个位次。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等得分均排名全市前线,22个考核项目中就有10项指标入榜全市前三。
上半年,全区上下全力抓项目、拼经济、促创新、优环境,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稳、进、新、好”。
“稳”的基础在巩固。总量增速稳中向好,主要指标企稳回升,“三产占比”稳步优化。
“进”的态势在凸显。指标排名争先辈位,有效投资推进提速,扩大需求拉动明显。
“新”的动能在释放。新产业加快成长,新平台提速构建,新主体不断壮大。
“好”的环境在形成。营商环境总体趋好,民生保障有力有效。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赛程过半,更需定力。下半场,继续拼搏,全年可期!
【上半年成绩这么干出来】
盯着产业干
围绕“3+3+1+1”精准招商加速转型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lpQxfAlCXBDx~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920212&x-signature=VA%2FKpTdx1PntYjye5yx3Yas5n4A%3D大口径人造血管样品。栾嘉雯 摄
“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去年以来,江夏区就在招商引资赛道上一路奔跑,有“夏招飞虎队”之称的招商军团,日行千里,夜转南北。不仅快,更要准,江夏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瞄准“车光康”三大主导产业、“新能源、新安防、新材料”三大新兴产业、“预制菜”特色产业和“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坚持方向至上、细分制胜。
定力加努力让累累硕果在今年上半年集中“成熟”。4月20日,首届中国水产预制菜产业链峰会“花落”江夏。依托此次峰会,江夏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动权,争先一步早谋划、走深一点早布局。发布“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从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预制菜产业引导基金、规划建设预制菜专业园区、建立产业技能创新平台、支持发展预制菜冷链物流等方面,助力预制菜企业落户。
6月19日至20日,在“携手长三角 共构新格局”2023武汉招商引资推介大会和“数字赋能 创新引领”2023杭州知名企业投资恳谈会中,江夏区又将5个项目揽入囊中,总金额90亿元。“本次签约项目聚焦车、光两大主导产业。”江夏区商务局(招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复星武汉科创基金项目、安湃芯研新一代高速光芯片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都将加速壮大江夏区以“车、光、康”为代表的主导产业集群。
练外力更需修内功。江夏区持续释放新动能,围绕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培育产业转型新引擎。今年以来,提速构建新平台,申报华域视觉、武锅能源等8家市级企业研发中心,引进大湾区科创服务武汉中心、武汉合成生物技能研究院、武创院江夏产业基地等12家创新平台。
6月,依托江夏区、武汉纺织大学与稳健医疗共建的湖北省先辈纤维材料综合型技能创新平台,武汉纺织大学与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稳健医疗)共同研发的人造血管项目产业化投资协议在江夏区签约,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的创新成果实现就地转化。目前,大口径人造血管项目已进入动物预实验阶段,落户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后,将带动临床试验、生物医用材料等大健康产业链发展,大口径人造血管三年内有望实现“武汉织造”。
围着企业转
持续提升营商环境助大育小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lpQxft4mhAZqF~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920212&x-signature=ngKzqUwpcyKm983pPLBWpcVzLII%3D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
在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奥特能超级工厂,被誉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电池装配车间正进行着“手术”般的操纵,平均225秒下线一块电池模组。今年4月,这里生产的首款量产奥特能电动车——别克智能纯电SUV ELECTRA E5上市。
“产物正式发布后订单踊跃,上市10天,订单量就突破8000辆。”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强说,随着别克E5投产,武汉分公司将成为上汽通用重要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今年上半年,上汽通用武汉基地共生产新能源车2.9万辆。
江夏区科学技能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资助区内工业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区级财政正积极筹划,为包括上汽通用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在内的4家企业,兑现总共7000余万元的专项资金。
不仅为龙头企业提供支持,同时也精心培育中小企业,构建聚集共生、梯次发展的产业生态。
“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推动了千千万万个‘洛特福’勇于创新。”刚刚入选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武汉洛特福动力技能有限公司CEO李平说。
今年7月,第五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发布,江夏区共有5家企业入选,分别是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中铁重工有限公司、武汉洛特福动力技能有限公司、武汉锅炉集团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武汉朗涤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江夏区科学技能和经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资助企业成功申报,他们多次调研走访,送上各项申报政策,资助每一家企业反复修改申报材料。别的,他们还邀请武汉市中心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专家为申报企业进行指导。
东方电气(武汉)核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仲明表示,促进中心的申报诊断咨询会指明企业的优缺点及不足之处,这种双向互动形式有助于更加精准地资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一直以来,江夏区以敢争第一、创唯一的刻意,持之以恒地推进营商环境再优化、再提升。今年初,江夏区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面打响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仗”,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亲清江夏”营商品牌。
6月29日,“亲清江夏”惠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到“政策归集、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线上兑现、诉求反馈”等一站式服务,资助企业在线上平台精准获取政策项目信息、简化申报流程、追踪审批结果,政策兑现时间缩短30%以上,实现“把便利留给企业,把麻烦留给当局”。
今年,江夏区还起草并不断完善《江夏区2023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点》,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着力实施服务提效能、助企降成本、产业促创新、法治强保障、城区优品质等五大攻坚行动,提升市场主体政策降成本的“获得感”、办事很便捷的“体验感”、创新受尊重的“成就感”、创业不受扰的“安全感”、入夏即入家的“归属感”。
塑造新优势
抢抓AI等新赛道提前布局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lpQxgZ5VBSccI~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920212&x-signature=lenuQsO%2BWDT2KGmVLKmei4s%2FiIc%3D腾讯武汉研发中心。柳斌 摄
不仅要把握当下,更要放眼未来,抢抓机遇。江夏区聚焦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数字经济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深度参与光谷科创大走廊建设,聚集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华为等互联网巨头。
一方面,中关村信息谷、中软国际教育、江夏数字经济科创小镇、江夏数字经济科技产业创新社区起步区、江夏云上数字经济产业园等一系列数字经济项目签约或揭牌。
3月22日,中软国际教育华中经济总部暨武汉(江夏)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在江夏区阳光创谷产业园举行开业仪式。该项目是江夏区为抢抓数字产业发展机遇引进落地,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能产业生态服务及数字人才培养,联合共建“五个一工程”(即一总部、一基地、一中心、一学院、一平台),打造集科技创新、企业赋能、产业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数字人才创新基地。项目办公面积约5000平方米,现有员工近百人,计划通过5年的专业运营,累计实现产值31亿元,为江夏区引入3—5家行业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孵化和招引20—4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新技能企业、瞪羚企业)。
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领域动作频繁。4月11日,江夏区人民当局与华中科技大学签署联合建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两边将联合建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创新联合研究中心”,围绕江夏区已有产业,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现有技能,包括工业人工智能、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智能制造等领域,联合开展关键技能攻关、行业尺度制订和产业生态建设。
6月28日上午,“AI赋能,智汇江夏”2023年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在长江工程职业技能学院举办。活动现场,车轴轴端字符识别技能服务项目、智能无人系统感知与控制装置技能开发项目等8项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顺利落地江夏,签约金额1600余万元,签约项目涵盖了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等多领域多维度的应用,推进产业绿色化、融合化、智能化升级。
【下半年咬定四个“全力以赴”不放松】
下半年,江夏区将继续发扬“敢”和“拼”的精神,努力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荆楚篇章作出江夏贡献。
全力以赴抓调度保目标。咬定“GDP实现1185亿”目标,相关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抓调度,压实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和街道、开发区的责任,加大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倒排时间、挂图作战,做到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不断夯实增长基础,确保优势指标“牢牢领先”,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外商直接投资等掉进度指标“迎头赶上”,建筑业产值等短板指标“转正向好”。
全力以赴抓项目扩投资。强化产业链招商、资本招商、驻点招商等,着力招引落地叙简科技、航天智控等一批上市后备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力保全年招商引资签约金额1200亿元以上。大力推动大健康产业园北部片区开发、上汽通用雪佛兰技改、凯迪拉克新能源车型投产等一批重大项目,全速推进得力华中总部、稳健医疗人造血管、宁波华翔、福建祥鑫等一批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力保完成全年开工58个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的目标。
全力以赴抓创新强动能。用好大湾区科创服务中心资源,推动建设一站式科创服务平台。加快华中科大江夏人工智能中心、纺大新材料创新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加强阳光创谷产业园、庙山光电子产业园等创新园区运营管理,建立完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动更多高新技能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全力以赴抓服务优环境。紧盯上汽通用、中建储能等一批重点企业,加强“一企一策”精准支持,切实资助企业解决难题。积极开展促消费活动,力促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宣传推广“亲清江夏”惠企平台,做到惠企政策“能上快上、应上尽上”。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tjoges91tu/TlpQxhV2YVHck6~tplv-tt-large.image?x-expires=2006920212&x-signature=O0F0OLyHt9GJNWWJieMZvZ%2FJhio%3D纸坊全景,山水交融。
观察
巩固“车光康”三大主导产业
向更高端产业链价值链跃升
江夏区半年来拼搏赶超,成绩喜人,下一步要确保领先地位,还需坚持巩固四方面基础,发挥三大优势,稳住根本盘不翻盘。具体而言,要巩固“产业发展、创新创业、协调发展、宜居宜业”基础,发挥“文化、生态、区位”优势。
巩固产业发展基础。借鉴长三角、大湾区发展经验,聚焦实体经济,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方向跃升,以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升级,继续巩固“车光康”三大主导产业的细分领域成果,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同时培育人工智能、智能制造、航空航天、导航遥感、元宇宙、数字孪生等新兴产业,形成未来产业新引擎。园区是承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要盘活存量土地,提升园区承载能级;要提升园区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园区平台,提升园区服务水平。
巩固创新创业基础。携手大湾区共建科创中心,创新“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机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参考长三角地区宁波、温州等地的例子,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引进、构建一批创新平台,通过优化科技成果利益分配机制、促进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建立知识产权快速协调保护机制等途径,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通过建创新街区、创新园区、创新楼宇等措施,建设一批双创基地。大力引进一批创业团队和创新型企业,以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支持企业创新。完善人才服务机制,大力引进培养领军型人才,积极培育高技能应用人才。
巩固协调发展基础。北部地区加速融入武鄂黄黄都市圈,基建方面弱化界限,产业链方面形成“飞地抱团”共享合作模式,促进优势产业向周边延伸。提升小城镇发展质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充实发挥以城带乡中间节点的作用。推动南北城乡协调发展,支持北部地区延长产业链,到南部地区形成配套产业。打造一批未来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培育农村电商新兴业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巩固宜居宜业基础。完善基础设施,在交通、停车、信息、综合管网、给排水等方面补齐短板,不断提高质量。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完善养老服务,优化育人环境,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升医疗健康服务水平。
发挥文化优势。江夏有着“古郡文化、春申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瓷窑文化”的底蕴,要加大力度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一批代表江夏、代表武汉的特色文化IP,提升江夏影响力,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发挥生态优势。我们已经走过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程,下一步要进入到“美起来”的新征程。江夏有“三山三水三分田”的生态禀赋,要统筹全区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全区增绿提质改善人居环境,推动生态产物价值实现,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发挥区位优势。江夏是武汉南大门,素有“鄂之明珠,荆楚首县”之称,境内交通便利,是中心城区最近的经济腹地。要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东部和北部地区承接武汉主城产业,形成现代武汉“经济前庭”;南部地区发展绿色产业和现代农业,建成漂亮武汉“生态后院”。
(观察员:武汉市社科院朱哲学 文/王夫之 姜亮平 杨晓雨 张锦涛 图/中共江夏区委宣传部)
【编辑:戴容】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取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接洽,我们将实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kin0207@126.com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