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武汉三镇”:武汉的3座新城,3种想象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6a0877a18dd74cf9b197823ba0216bf4~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3778902&x-signature=q5hmF6zORM%2BIbhwySpLKZkJ0yCE%3D武汉未来最具想象的空间,一定是三座新城。
近日,武汉市政府召开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谋划会,提出加快建设武汉新城、长江新区、军山新城。
这三座新城分别位于武汉主城区的东南方向、东北方向、西南方向,空间上交相辉映。
平地起新城,是都会规模做大后的常见做法。在主城区之外,划出一块新地,形成范围更大的多核心空间结构。
从一开始,武汉的空间结构就有别于一般的单核心设置。人们常说,武汉三镇各有各的中心。这在事实上造成武汉的新城,不完全是“平地而起”。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三座新城有各自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
这恰恰是新城能否崛起的重要因素。
01
1.5倍主城区面积
武汉新城在去年出现,湖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以武鄂黄黄为核心的武汉都市圈”,武汉新城是核心承载地。
而长江新区、军山新城的概念早在“十三五”期间就已出现。真正启动建设,也不过是近两三年的事。
武汉新城打破传统行政区划,横跨武汉、鄂州两市。武汉区域横跨洪山区和江夏区。
长江新区,主体区位于黄陂和新洲。黄陂占长江新区规划建设面积的57%。除江岸区少许部门外,剩下约40%的区域都在新洲区。
军山新城在行政区划上位于蔡甸区,在功能区上则属于武汉经开区。
这三座新城间隔主城区均有一定间隔,且未被充分开发。
江汉区是武汉人口密度最大的区域,为24408人/平方公里。直观来看,江汉区的人口密度约莫是洪山区的5.15倍、江夏区的33.99倍、黄陂区的44.3倍、新洲区的38.44倍、蔡甸区的24.14倍。
2022年底,武汉的常住人口达到1373.9万人,这一数据还将继续增长。考虑到武汉的建成区面积仅为全市面积的1/10,武汉需要更大的建成区空间,承载和容纳不断涌进的人口。
从规划面积来看,武汉新城最大,规划面积约719平方公里,其次是长江新区,规划建设553平方公里。军山新城最小,面积121平方公里。
三座新城总共1450平方公里,面积约莫是武汉7个主城区的1.5倍。
同时,新城还将是武汉产业的支撑点和经济的增长点。
02
三座新城“基因”各异
近一个月来,湖北省和武汉市领导密集调研三座新城的建设情况。明年建设进度可能再加速。
目前,新城的雏形渐备。
军山新城是武汉经开区的二次创业,把它当“经开新区”来建设,口号是“借东风、定军山”。东风汽车是武汉营收和纳税额最大的企业。
经开区的大力支持、强悍的汽车产业基础,军山新城的优势凸显出来。
很快,汽车行业的两大百亿级项目落地军山新城,分别是路特斯环球总部智造中心和东风云峰项目。前者由路特斯科技投资,路特斯是吉利集团汽车版图里的豪华跑车品牌。后者是年产能达30万台的东风整车厂。
本年7月,军山新城再传利好消息。东风汽车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与军山新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岚图汽车总部将落户军山新城。
https://p26-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c9c4bf14f00841638492faa35a6d8907~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3778902&x-signature=Fl7XmWasaU9DKF0FrcyTj8lBNhM%3D
别的,军山新城还拉了最强的“高校外援”。
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两所“双一流”高校在此建设分校区,预计明年秋季就会有首批师生入住一期。
这两所学校都非常“硬核”。
率先入驻华中科技大学军山校区的,是先进制造与新材料、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碳中和与环境保护、生命科学与医疗卫生等交叉创新学部,以及国际联合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三院”,又称武汉人工智能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包含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产教融合示范学院三大功能板块。这个新型研发机构由经开区举办,但由武汉理工大学全权管理运行。
如果说作为车谷副城支点,军山新城的定位和影响力更多还是在经开区内,那么武汉新城和长江新区的定位,则已大大超出武汉的范围。
首先,长江新区是武汉四大副城之一,且作为省级新区来建设。
去年长江新区的揭牌仪式上,湖北省重要领导说,这“是百年大计、湖北大事,影响全局、事关未来”。
长江新区的定位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中部地区绿色崛起的新引擎、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新枢纽、国家中心都会建设的新支撑。
后两个是之于武汉而言,前两个则将眼光放在了中部地区、长江经济带,长江新区要承担新引擎、新标杆的使命。
如许多新城要拉动区域发展,提升都会竞争力,长江新区也将打造成为武汉新的增长极,助力武汉建设国家中心都会。
别的,长江新区还有一个特殊的功能: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新枢纽。
因为长江新区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禀赋,即阳逻港划入其范围内。
阳逻港是长江中上游最大的铁水联运枢纽,承担了湖北65%以上的进出口货物和80%的外贸集装箱运输。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f49dea1574014f239ffab80ba5163589~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3778902&x-signature=kLPyZ8CeQmA%2FznJAxMh%2FuoVUuB0%3D
本年前10月,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47万标箱,这一点远远超出包罗安徽、重庆、湖南、江西在内的沿江省市港口。阳逻港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
除了水运的优势,长江新区在武汉的铁路规划中亦有倾斜。
一条沿江高铁从上海往西直达成都,全线计划时速350公里/小时。经过武汉段,交通规划计划了两个停靠站点:武汉天河站和长江新区站。
本年武汉市级重大项目规划中,长江新区高铁站纳入前期规划。
理解武汉整体的发展思路,有两个关键词:创新和枢纽。
武汉提升都会能级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就是要将交通区位优势加快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
长江新区强调以枢纽经济为引领,武汉新城则几乎囊括了创新最活泼的要素资源。
军山新城的定位放在武汉经开区,长江新区的定位放在了中部和长江经济带,武汉新城的定位放在了天下乃至环球。
位于武鄂黄黄地理中心,武汉新城是武汉都市圈的核心承载地。但目前来看,它不仅仅是打造都市圈内跨市域合作的示范区那样简单,而是要打造成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光谷是武汉创新最活泼的地带,这里有全市70%的独角兽企业,超过半数的瞪羚企业。可以说,光谷是武汉科创实力的代表。
武汉新城规划面积超过50%在光谷,光谷70%的面积被纳入武汉新城。
不仅如此,武汉新城还聚集了最优秀、最顶尖的科创资源。
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572ed1c7a71420ab45e601eaf50f41a~tplv-tt-large.image?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03778902&x-signature=5kJWeXS4lIaw0ylH3C1Lr7Yvln4%3D
5个大科学装置挺进国家序列、5家国家创新中心、5家湖北实验室、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武汉超算中心组成的算力“双中心”……
近日湖北省发改委批准了一个省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磁约束氘氘聚变中子源预研装置”,布局武汉新城光谷科学岛。
大批研发机构落地于此。
武汉新城不仅是湖北的“最强大脑”,更是环球科创的有力竞争者,是让光谷成为“世界光谷”的引领者。
一年以来,在这片71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开工的项目,多达100多个,计划总投资达1665.1亿元。
总体来说,虽然武汉新城是最新的一个,但定位最高、资源倾斜力度最大,受关注度也最高。
03
新城建设的武汉实践
同时推进多个新城建设,在高能级都会中并不罕见。
早在2005年,北京为了疏散中心城的产业和人口,共规划了11个郊区新城,其中重点建设通州、顺义和亦庄 3座新城。
《上海市都会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中,确定了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5个新城,不再是卫星城和郊区新城的定位,而是要形成功能完备、能够自给自足的独立都会。
如今由西安代管的西咸新区,规划了空港新城、沣东新城、秦汉新城、沣西新城和泾河新城共5个新城。
新城建得好,能有效解决人口居住、引导都会转型、拉动区域发展。建得欠好,容易“新城变空城”。
如何处理好新城与中心城区之间的关系,构建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体系,是新城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武汉的实践是,禀赋不同,定位不同,使命不同,期待不同。
军山新城依托车谷而生,长江新区依托长江优势,武汉新城抓住光谷的资源。一个定位车谷副城,一个定位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一个定位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高地。
定位的层次不同,也是武汉的新城规划与其它都会的区别所在。虽然都有一个“新城(区)”的名号,事实上不能混为一谈。
定位和资源禀赋继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差异化。三座新城主体功能各有特色。
军山新城主打汽车产业。长江新区拥有超长航道、深水良港,天然适合枢纽服务业和相关先进制造业。武汉新城凭借雄厚的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是发展光电子信息、生命康健、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智能制造的最佳区域。
三座新城,代表了武汉对空间资源利用的三种探索。武汉之大,是空间之大,也是“平地起新城”的气魄之大。
够创新,够有想象。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光谷社区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页:
[1]